标准成本法
-
【转发】许多人都认为成本核算是ERP中十分重要的部分,正在选型的公司也往往对成本功能非常关注。我也认为其十分重要,甚至认为应该把成本核算能否自动完成作为ERP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。
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,通常分为两大类: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。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、先进先出法、后进先 出法等等。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,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?为什么企业中(尤其是国有企业)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?这就成了不得 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。
先说说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,原因是外资企业多采用标准成本法,或者说在西方国家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 法。我常常听到看到有人这样解释,有时还会加上一句“这是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”。更多的人可能是更糊涂了,因为他们不明白标准成本法何处体现“先进”二 字。我不认为标准成本先进,实际成本落后,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。我认为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:
o 标准成本简单
o 标准成本有效
说标准成本简单,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。事实确实如此,假定遇到以下业务:物料A库存数量为0,有两个采购订单,价格分别是1元和1.1元,数量都 是100个。两个订单到货后,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,库存剩余40个。发票收到后,价格略有不同,分别是1元和1.05元。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, 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,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。
先看标准成本,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。那么在入库时,分录如下:
借:存货100 -订单1
贷:材料采购100-订单1
借:存货100 -订单2
借:采购价格差异10 -订单2
贷:材料采购110 -订单2
领用时,分录如下:
借:在制品160
贷:存货160
收到发票后,分录如下:
借:材料采购100 -订单1
贷:应付款100-订单1
借:材料采购110 -订单2
贷:应付款105 -订单2
贷:采购价格差异5 -订单2
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,在制品160,应付款-205,采购价格差异5,材料采购0。
再看一下实际成本,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。入库时分录如下:
借:存货100 -订单1
贷:材料采购100-订单1
借:存货110 -订单2
贷:材料采购110 -订单2
领用时分录如下:
借:在制品168
贷:存货168
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:
借:材料采购100 -订单1
贷:应付款100-订单1
借:材料采购110 -订单2
贷:应付款105 -订单2
贷:存货1
贷:在制品4
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,在制品164,应付款-205,材料采购0。
比较一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,入库业务分录,差不多,标准成本多出一个价格差异而已,一看就懂。领用业务分录,有区别,标准成本很简单,不作解释了。移 动加权平均法中168如何得来?是1.05 x 160 =168。单位成本1.05如何得来,是(1 x 100 + 1.1 x 100) / 200 = 1.05。看起来已经复杂不少了。再看发票业务分录,标准成本不过是按发票价格调整了价格差异,很容易理解。移动加权平均法则要根据材料领用的情况调整存 货和在制品,也复杂了不少。
有人会说,你做的比较很好,但是实际成本的业务分录我都看得懂,不觉得复杂。是的,从上面的例 子,虽然实际成本有些复杂,但是套上计算公式还能理解。可是事情没完,在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中,不会总是只有这样的情景。考虑一下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加工 完毕,在制品已经转出该怎么办?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已经发货了,该怎么办?如果是部分成品完工和发货该怎么办?如果部分材料退回供应商该怎么办?
采用标准成本法,成品是否完工,是否发货,是部分完工发货还是全部,以上列出的业务分录都没有变化,材料退回供应商,只要把入库分录按退货数量借贷反一下即可。每天的业务有很多也还是这样,没有什么变化,很简单。
如果采用实际成本法,你得考虑追加多少销售成本,调整成品存货,在制品存货,退货时如何还原,如果是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,还要考虑批次。而且每天的业务不只有两三笔,多了怎么办?
采用实际成本法的企业,尤其是采用手工记帐或采用模拟手工记帐的财务软件的企业,有几个能做到按订单核算成本,不都是按月汇总吗?这都是实际成本法中的复杂性造成的。
标准成本有效,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无效,什么地方无效?就是成本控制上无效。有人说我虽然采用实际成本,可是也设置了计划成本,一样可以体现出偏差多 少。是的,根据计划成本,可以知道偏差多少。可是有一个前提,就是你首先要知道手上的实际成本是如何计算得出的,然后比较计划成本才可以得出每个需要的控 制点-如采购价格、材料用量、人工等等偏差多少。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,你如何知道成品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偏差多少出于原材料价格差,多少出于材料消耗差, 由于计算过程的复杂性,很多企业只能得出每月的总数,没办法明细到具体的业务,眉毛胡子一把抓,所以也没有几个企业能根据计划成本实现真正的控制。
当然,现在有了计算机系统,可以部分减轻人工计算的复杂,但人们对其理解分析的过程还是复杂的。管理中,简单有效的方法,比复杂有效的方法好,更比复杂无效的方法好。谁都明白这个道理。为什么还不在实践中应用呢?
[[i] 本帖最后由 digitalsatori 于 2008-6-17 22:37 编辑 [/i]] -
[b]作者简介: 陆炳挥[/b]
管理学硕士、计算机学士。自从 1995 年开始实施 ERP 系统,1997 年加入 EDS 担任实施顾问,现任四班华东地区实施部经理,先后负责上百个 ERP 项目的实施。对 ERP 的管理精髓、精益生产管理思想方面具有及深刻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。
前几天收到一封来自吉林长春的电子邮件,询问关于标准成本差异的一个问题,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,值得给大家分享。
[b]问题详述:[/b]
BOM中设定,1吨主产品A附带生产出0.375吨B产品。假设1月份主产品入库1000吨,这样在系统里也应该有375吨副产品入库。但是这些副产品于2月份入库。最终导致375吨副产品在1月份形成超支差异。在2月份形成节约差异,直接影响1月份单位成本偏高,2月份单位成本偏低。因此可以说,前述差异是不应该存在的。在国内传统成本核算方式下,会采取期末在产品的核算方式。但据该企业人员说,四班系统不支持在产品。它的ERP设计思想就是零库存。但在国内目前做不到零库存。
请问:四班系统是否支持在产品或在制品?根据您系统实施的经验,对以上问题是如何解决的?
问题很有意思,从副产品隔月入库产生差异开始,会计人员解释为系统不支持在制品,还有设计思想“零库存”,是能让人头晕一阵的。实际上这是一个假问题,是对标准成本原理不理解造成的。
类似问题在不少四班用户问过,而且在使用其他西方ERP软件的用户中也问过,或者说使用标准成本的用户都可能问过。
从标准成本角度来看,是会产生一月和二月的成本和差异相抵的情况,也可以说两个月的成本和差异都不准确。但是公司选择标准成本的目的不是反映实际成本是多少,因为成本已经“标准”了,应该理解为标准成本就是企业接受的成本,差异都应该单列出来,即使是互相抵消的差异也是如此。各种差异反映了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,即为何出现主产品入库而副产品没有入库,是因为来不及输入数据,还是其他原因。标准成本体系就是为了使得企业的运作遵循“标准”,主产品入库而副产品当月没有入库这种情况偏离了标准,所以应该出现差异来反映这种情况。出现差异就是出现了异常,在传统成本核算下并不是所有的异常都产生会计记录,但是标准成本不同,它认为应该用会计记录反映出这些异常,即便是相抵的差异,也要反映。举一个例子,如果出现材料的替代,即使替代的物料成本与应使用的物料相同,标准成本还是会给你两个相抵的差异。这样就可以理解差异的目的是“反映出现的异常,不是为了核算实际成本”。很多人不理解,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类似问题。
但是并不是说ERP系统就会造成两个月的成本不对了,会计人员和相关部门有责任分析和分配差异。对差异分析后,会计人员可以决定差异进入当期损益还是进入在产品,这种差异的分配在四班系统中是必须手工完成的。大多数差异可以直接进入当期损益,四班系统中默认也是如此。分配进在产品的手工业务不应该很多,如果很多就反映出运作过程中或者标准成本的设定中出现了问题。在使用标准成本系统时,“应该去解决出现差异的问题,而不是去解决如何分配差异”。
说明一下关于在制品和零库存的问题。
四班ERP系统中是支持在制品的,不可能不支持。系统的逻辑是发料时,按照实发数量计入在制品,成品完工时按照成品完工数量所对应的标准定额从在制品中转出,这样在制品可能出现或正或负的余额,也就是不利或有利的差异。系统要求月底结账时,所有全部完工入库的订单在制品必须结为零,这就是所谓的“零库存”。完工入库订单的在制品结为零,意味着差异必须产生。部分完工的订单按照完工数量的标准定额结转在制品,不产生差异。系统不强求所谓“零库存”,在制品也可以不结为零。但是系统不知道在制品的余额是继续保留还是转入差异,所以系统要求为订单设置一个容限。在容限内的在制品余额自动转为差异,容限外的在制品余额继续保留在制品中,人为进行分配。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有责任及时对超过容限的订单进
行分析,找出真正的原因,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行动。
[b]关于标准成本差异的理解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:“差异是用来分析问题的,不是用来分配的。”[/b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