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内容
  • 版块
  • 标签
  • 热门
  • 用户
  • 群组
皮肤
  • Light
  • Cerulean
  • Cosmo
  • Flatly
  • Journal
  • Litera
  • Lumen
  • Lux
  • Materia
  • Minty
  • Morph
  • Pulse
  • Sandstone
  • Simplex
  • Sketchy
  • Spacelab
  • United
  • Yeti
  • Zephyr
  • Dark
  • Cyborg
  • Darkly
  • Quartz
  • Slate
  • Solar
  • Superhero
  • Vapor

  • 默认(Flatly)
  • 不使用皮肤
折叠

Odoo 中文社区

  1. 主页
  2. 版块
  3. Linux使用及技巧
  4. Linux每日一讲---Shell纳须弥1

Linux每日一讲---Shell纳须弥1

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Linux使用及技巧
6 帖子 5 发布者 16.9k 浏览
  • 从旧到新
  • 从新到旧
  • 最多赞同
登录后回复
此主题已被删除。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。
  • digitalsatoriD 离线
    digitalsatoriD 离线
    digitalsatori 管理员
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#1

    == 本贴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==
    《维摩经不思议品》有曰:“若菩萨住是解脱者,以须弥之高广,内芥子中,无所增减。”就是说偌大一个须弥山也可以塞进Linux的这个菜籽壳(Shell)里。那么Shell到底是个什么东东,它里面到底塞了些什么?我们还得从终端说起。

    最初的计算机由于体积庞大,价格极其昂贵,因此,一台计算机一般是由多个人同时使用的。每个用户操作的设备本身没有计算能力,通过串口与计算机相连以获得计算机的运算支持。这种设备通常由显示器,键盘和简单的支持电路组成,我们称之为终端。最早的终端甚至连显示器也没有,它就是一台电传打字机(Teletypewriter),简称TTY,所以终端又被称之为TTY。另外计算机本身还带有一个控制台(Console),它具有终端所有的功能,有时候也笼统的称之为终端。他们实际上是有区别的。计算机启动的时候,所有的信息都会显示到控制台上,而不会显示到终端上。也就是说,控制台是计算机的基本设备,而终端是附加设备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,个人计算机普及,上述的这些终端设备逐渐退出市场。终端(TTY)和控制台(Console)也从硬件的概念演化为软件的概念。

    现在说的终端是用计算机的软件来模拟以前硬件的方式。比如在linux中,你用alt+f1 ~ f6 可以切换六个虚拟终端,就好比是以前多人公用的计算机中的六个终端设备,这就是为什么叫“虚拟终端”的原因。在Linux中控制台(console)与虚拟终端(tty)已没有什么分别,而在UNIX类的系统中还是存在区别(FreeBSD通常第一个虚拟终端tty1为控制台(console))。

  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,产生了一个 Unix(Linux是一个PC环境下的类UNIX系统) 的图形子系统-- the X Window System。如果你现在还以为是微软创造的图形操作系统,请在你的Windows中点击“开始”按钮,点击“运行”,输入“shutdown -s”以获取更多信息;P 。X Window 中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终端模拟程序运行多个虚拟终端。这样的终端模拟程序有很多,比如有把年纪的xterm和rxvt,目前广为使用的是konsole和gnome-terminal,它们分别是KDE和GNOME自带的终端。

    在Linux的图形模式我们可以使用Ctrl+Alt+F1~F6来切换到tty1~tty6的任一个虚拟终端,在虚拟终端里使用ALT+F1~F6互相切换,使用Alt+F7切换回图形界面(X Window)。如果在X Window中使用终端的话,就要用到上面提到的终端模拟程序,比如:Ubuntu中文版Linux里点击应用程序->附件->终端就会启动一个小窗口,它其实就是gnome-terminal,试着在打开的窗口中输入:gnome-terminal。看,又跳出个相同的窗口。

    我们讲了半天的终端,它其实就是那个通常黑不溜秋(也不一定)的命令行(CLI--Command Line Interface)界面。而要在终端里运行程序就要用到那个大肚能容的壳-Shell了。Shell 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,用来与用户打交道,并且可以用来协调各个命令。

    第一个真正的壳-- 'sh',也叫'Bourne shell',诞生于 1975 年,作者是 Steve Bourne 。很快,就有人效仿弄出一堆名字怪异的壳,'ksh'、'zsh','csh','tcsh'等等。在 Linux 中,标准的壳叫'bash'(bash的意思不是要“痛击”那些名字怪异的壳,而是the GNU Bourne-Again Shell (意思是GNU这个怪胎又弄了个Bourne壳))。这个壳功能实在强大。强大到你都不清楚自己是谁的时候,它会告诉你:P ,真的。试着在命令行输入:whoami (Who am I 我是谁?)

    tony@tony-desktop:~$ [b]whoami[/b]
    [b]tony[/b]
    tony@tony-desktop:~$

    事实上现在的Linux可以让你启动后直接进入X Window(图形界面),象windows一样在图形界面下处理事务,最后在X-Window下关机。人们说命令行操作已经落伍了。实际上如果你用Linux而不懂Shell,就象开车只会用1档一样。最初看起来,简单直接,大多数情况下也管用。但速度慢,而且无法真正体验驾驶的乐趣。Linux中的命令可以向搭积木一样互相组合,短短几行命令可以完成极其复杂的工作。那时你就是一大堆门外汉吹捧的“Linux 高手”了。为了早日达到“高手”的境界,我们接下来几天继续来学习这个古怪的壳-shell。

    [[i] 本帖最后由 digitalsatori 于 2007-9-3 19:46 编辑 [/i]]

    【上海先安科技】(tony AT openerp.cn)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  0
    • W 离线
      W 离线
      wwguo
  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  #2
      :lol 有趣。
  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    0
      • C 离线
        C 离线
        caseychang
    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    #3

        so interesting!

    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      0
        • C 离线
          C 离线
          CHaR
      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      #4

          DOS or Command -_-

      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        0
          • 卓忆卓 离线
            卓忆卓 离线
            卓忆
        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        #5

            不错,好文

            恬淡

        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          0

            • 登录

            • 没有帐号? 注册

            •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。
            • 第一个帖子
              最后一个帖子
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• 版块
            • 标签
            • 热门
            • 用户
            • 群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