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内容
  • 版块
  • 标签
  • 热门
  • 用户
  • 群组
皮肤
  • Light
  • Cerulean
  • Cosmo
  • Flatly
  • Journal
  • Litera
  • Lumen
  • Lux
  • Materia
  • Minty
  • Morph
  • Pulse
  • Sandstone
  • Simplex
  • Sketchy
  • Spacelab
  • United
  • Yeti
  • Zephyr
  • Dark
  • Cyborg
  • Darkly
  • Quartz
  • Slate
  • Solar
  • Superhero
  • Vapor

  • 默认(Flatly)
  • 不使用皮肤
折叠

Odoo 中文社区

X

xxbg

@xxbg
关于
帖子
5
主题
5
群组
0
粉丝
1
关注
0

帖子

最新 最佳 有争议的

  • 该如何解决odoo手机移动客户端app
    X xxbg

    技术方:深圳欧度
    原文地址:https://app.odoo.vip/blog/3/post/odooapp-10

    原生H5响应式设计自适配是成本最低的,企业版自带主题开箱即用,社区版使用第三方比如OCA组织的web_responsive模块搭配使用效果也很好。各种应用场景广泛兼容,缺点是PC大屏幕菜单不够直观有些人可能不习惯,以及手机浏览器也要加载并执行完整个odoo富客户端框架才能显示过于笨重,体验一般毕竟只是个Web页面。k1.jpg

    官方App套壳封装则是进阶之路,UI主题风格虽然不变,但可以在H5的基础上多出一些原生能力替代,比如多套odoo系统用户切换,日期时间下拉框选择控件、消息提醒等功能体验都有所提升。安卓和苹果系统版本都有,缺点就是还没开源无法基于原生能力部分进行扩展开发。

    企业微信、钉钉、飞书、WeLink等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的集成,odoo整体可以作为其子系统,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模块平移成各个子应用。其中组织架构和消息通知的互联互通是核心,更多上层应用的一体化整合需要根据需求和成本来定制。优势是有很多开源的通用性模块可参考借鉴和经验交流,取长补短强强联合,最终的用户体验一定是最佳的,毕竟一个国民APP就可完成所有功能。缺点则是odoo就变成没有存在感的纯后台管理和服务支撑了,当然还有一些封闭式的内网环境也不适合。k2.jpg

    第三方用RPC协议对接的产品级APP,比如MERP是综合全能型,还有一种是模块应用级对接。这和官方App配置差不多,服务端协议域名端口用户名密码设置正确就可以用了,但是体验完全不同,因为接口只传输必要的数据,界面则是本地化原生控件动态渲染,整体流畅度比HTML页面好太多。缺点就是商业软件没法定制,以及Web前端界面的一些深度二次开发在这里没法体现。

    完全定制开发的项目级APP,可以用成本最高性能最好的Android和iOS各端原生开发,也可以先用当下流行轻量级的Vue、React框架重构整个odoo前端UI层,然后用Hybrid混合模式打包成双端应用,更可以用符合中国国情的uniapp、Taro等多端开发框架统一发布微信百度支付宝头条抖音360QQ等战国时代小程序平台的应用需求。

    完美理想终身事业型的史诗级OdooApp,吸收上述所有方案经验和精华,不仅支持odoo所有版本,更支持桌面端、平板端、手机端的主流操作系统全部平台的应用程序、APP、小程序、快应用。完全协议原生渲染,包括初始化应用名称、界面主题以及首页、页眉、页脚、菜单等内容都由odoo动态配置实时下发全网通客户端生成。其最大缺点就是如果没有网络将只有一个空白雪花页,优势则颠覆了传统应用的开发方式,只要用odoo最传统的ERP实施理念即可以免开发的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全平台动态同步APP应用。
    k3.jpg


  • 通信行业公司通过Odoo替换金蝶ERP案例
    X xxbg

    案例方:知链
    原文地址:http://www.cognichain.com/blog/ke-hu-an-li-2/shen-zhen-shi-ke-di-tong-xin-ji-zhu-you-xian-gong-si-odoo-erpjie-jue-fang-an-41
    背景

    深圳市科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(简称“科地”)于2014年使用的金蝶KIS系统,逐渐不能满足日常进销、生产制造、财务管理日常需求,很多核心业务分析数据无法提供、满足。对于系统中的产品成本,科地总经理表示完全不敢相信。它没能在决策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价值,对此企业考虑升级、优化信息系统。
    科地创始人了解到目前市场上Odoo对于企业管理方面具有极优的好处,良好的用户界面、快速的执行速度、友好的操作性,让陈总通过odoo找到了知链,经过一番交流后,对我司理念、实施方法非常认同,为我司站在客户角度思考打动,就此Odoo ERP项目启动。
    w1.jpg

    服务

    业财一体化

    实现真正的业财一体化,业务人员操作数据实时转化为财务数据。通过财务数据可以反向追溯源头业务数据,大大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。
    全面在线管理

    实施前,售后、质量管理是一套系统,ERP又是一套系统,数据不互通、不共享,存在大量的重复性作业,数据还容易出错。
    实施后,实现了进销存+生产制造+质量管理+售后管理+财务管理一体化全面在线管理。数据互通共享,减少了无效的重复性工作,提高数据质量,也更便于管理者进行内部管控和流程优化。
    w2.jpg

    数据科学性

    摒弃传统的简单粗暴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。方案中采用固定成本+标准成本的结合,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真实可靠,更具可比性。
    原有系统记账维度相对单一,无法满企业想要按照不同事业部进行收支管控的需求。Odoo的分析账户功能,设置了不同事业部对应不同的分析账户,日常核算;不同事业部的收入、成本都通过分析账户进行相应的归集,每个事业部的盈利情况清清楚楚,对于决策提供有用的依据。
    资金管理

    Odoo系统的上线库龄表功能,使得企业和业务伙伴之间的往来账款清晰可见,便于企业做资金预算、管控。更好的监控企业内部呆滞库存,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改善管理,减少库存对资金的占用。
    解决方案

    利用为期五天现场调研后,我司为科地出具了一套一体化解决方案,涵盖了:进销存+生产制造+质量管理+售后管理+财务管理。将项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:第一阶段聚焦主体流程:进销存+生产制造+财务管理,先确保主体流程跑起来,关键用户可以尽快熟悉系统,以最快的速度见到项目的成效,更好的建立起项目小组各成员的信心。第二阶段实施质量管理+售后管理。w3.jpg


  • 使用pycharm搭建odoo14/13/12/11/10开发调试环境
    X xxbg

    使用pycharm搭建odoo14/13/12/11/10开发调试环境

    odoo14,odoo13, odoo12及以下版本适用。个人认为在windows平台下Pycharm 是最好的 odoo开发工具, 配置简单,操作简便,界面清爽,支持远程调试python,javascript调试,集成DJango等web框架,跨平台。 其IDE功能非常强大,同时有针对odoo的模板和插件,故在此向odoo初学者推荐 Pycharm。

    第一步:安装python环境

    如果是odoo10,请使用 python 2.7

    如果是odoo11,12请使用 python 3.5

    odoo13,14,请使用python 3.7

    到https://www.python.org/downloads/下载windows版本的python,选择版本,按提示安装,并将安装路径加入到系统变量中!

    第二步:安装pycharm

    去官方http://www.jetbrains.com/pycharm/download/下载pycharm社区版,按提示安装!

    第三步:安装odoo

    在本站下载绿色版odoo10或者odoo11的64位版,或者去官方http://nightly.odoo.com下载。

    https://www.sunpop.cn/odoo11_fast_x64_download/

    https://www.sunpop.cn/odoo10_fast_x64_download/

    第四步:安装pip工具,用来安装odoo开发所需的一些依赖库,或者使用pycharm的package安装功能

    pip的安装方法很多,这里不再啰嗦,可以参考:http://jingyan.baidu.com/article/e73e26c0d94e0524adb6a7ff.html

    第六步:配置pycharm如下图

    具体目录按实际情况填写,本文假设odoo的目录是 d:\odoo11-x64,其中数据库启动脚本配置为绿色版根目录中的 db.bat 文件即可

    配置完成!

    本文转载于https://www.sunpop.cn/odoo10_11_dev_with_pycharm_setup/

  • 登录

  • 没有帐号? 注册

  •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。
  • 第一个帖子
    最后一个帖子
0
  • 版块
  • 标签
  • 热门
  • 用户
  • 群组